可樂蒂翠綠燈 Moenkhausia collettii

快到2018年了, 把今年最後一篇完成

可樂蒂翠綠燈, 由小編正式飼養燈魚以前就已經"看過"的燈魚, 那時候是在一些南美河川水下環境的記錄片中看到的, 就是一整群與紅蓮燈一起游來游去, 這樣一看就被這種紅尾綠身的燈魚深深地吸引著, 那時還不懂燈魚的我更以為這種就是公主燈. 到剛開始飼養燈魚的時候, 才知道此魚就是大名鼎鼎的可樂蒂翠綠燈. 在早期剛開始有燈魚玩家"挑雜燈"的時候, 可樂蒂翠綠燈與其他種類如赤目金線和高帆銀旗等, 都是具代表性的雜燈. 以前, 此魚還可以說是容易挑出的雜燈, 不過現時可以挑出的個體數量卻大不如前,  不論是"白金"還是非白金的個體 (原因就不討論了). 

雖然可樂蒂翠綠燈以雜燈的形式出現了差不多10年的時間(也許再久一點), 可是這麼多年都好像沒有出現過一批真正而有穩定量的個體(這裡帶出一個問題, 何謂正版的可樂蒂翠綠燈?). 反而, 由以前一直都不多見的科佩伊翠綠燈卻在本年初的時候陸續從產地到多個大批量, 我想現在各玩家都能收集這種美麗的燈魚, 雖然科佩依比可樂蒂更色彩鮮艷, 亦更小巧, 顯然是更受大眾歡迎的種類. 但是, 潮流都是以"物以稀為貴"的概念帶領著, 所以可樂蒂還是一種搶手的燈魚.

可樂蒂翠綠燈究竟是甚麼? 


可樂蒂翠綠燈, 取名自學名 Moenkhausia collettii 中種名的譯音, 一般取得的個體都是混雜在巴西尼格羅或是哥倫比亞進口的紅蓮燈, 這些個體都是帶有翠綠或是琥珀色的體色, 所以就取名為可樂蒂翠綠燈. 而鑑定為M. collettii的原因, 我認為應該燈魚前輩們透過比較文獻的資料而作出的鑑定, 那這樣會有問題嗎? 目前來看, 除了體色(這樣鑑定不太準確)以外, 一些表徵的確符合以往文獻的描述. M. collettii 是在1882年被命名, 但那時候分類在 Tetragonopterus 屬, 後來再分類在直線脂鯉屬. 目前最完整地描述 M. collettii 的文獻應該是 Eigenmann 在1917年出版的 <<The American Characidae>>, 並且有保留標本的照片(其中一張是 Fig1)得以作出對比. 這樣, 目前認為的可樂蒂翠綠燈的表現(Fig 2)又的確符合文獻及標本的多個特徵:

  • 小而緊密的肩斑 (正常不會表現出來)
  • 臀鰭鰭條數在20以上, 通常25左右
  • 肩斑後向身體中央延伸的"色帶"
  • 臀鰭基部的黑線
等等...........

*現時一般指的可樂蒂翠綠燈就是圖2, 巴西尼格羅或哥倫比亞奧利諾科的表現型*

Fig1. THE AMERICAN CHARACIDAE Plate 15 Fig 4, from Obidos

可是, 若因這樣的條件就定義可樂蒂翠綠燈*Moenkhausia collettii, 好像又衍生出另一個問題, 究竟命名發表的時候是以甚麼作為基礎呢? 在許多不同燈魚的例子中, 都可以發現不同產地個體之間的差異. "種"是人為定義的, 在分類學中, 有一個問題是"當某個物種的某族群與其他族群有了地理上的隔離時, 這些不可能有基因上交流的族群還算同一物種嗎?" 在 M. collettii 這個種, 已記載族群遍佈在亞馬遜河盆, 以及圭亞那沿海流域及奧利諾科水系, 而前人也發現在不同產地的族群不管是體色, 大小甚至是身體各部分的比例都存在差異的情況 所以, 要找出可以作對比的標準或是那個"定義", 終歸要追溯到模式的標本及產地. 以模式產地來看, 這是位於巴西與秘魯交界的 Rio Solimões 的一條名叫 Rio Hyavary 支流, 還有Obidos(位於塔帕若斯河與亞馬遜河交匯的城市 - 聖塔倫, 對岸的一個城鎮) . 那這個產地或附近出產的個體有沒有在市場上流通呢? 是有的, 而通常流通的個體都是在秘魯或在巴西西北部這個區塊採集的批量或混雜其他種類的雜燈, 但這樣的商品通常標名為"秘魯"可樂蒂翠綠燈 (圖3), 也會被當成白玉翠綠燈(這個也是沒有被定義的), 甚至是 M. colletti 的亞種, 但很奇怪, 明明也是正貨collettii. 因為種是人為定義的, 所以用來解釋這個"定義"的要素, 就是模式. 當然, 對於廣泛分佈的種, 模式也不代表一切, 但這種根據的確了很多重要的鑑定資訊.

再看<<The American Characidae>>文中, Eigenmann 驗查過的標本個體超過100個, 分別採集自多個產地, 由亞馬遜上游, 到瑪瑙斯(尼格羅與亞馬遜的交界處), 圭亞那的 Essequibo 水系均有, 文中表明不同採集地的族群個體的確存在差異. 在體色的話,  Eigenmann 形容產在巴西西北部 Rio Jatuarana 的族群是比較像是灰白色, Obidos 的比較深色(??), 而圭亞那的則帶有紅色的魚鰭. 在這樣的情況, 是否在種中存在分化的可能則不在此討論. 所以, 說了這麼多, 其實目前對可樂蒂翠綠燈*的鑑定確沒有太大的問題存在, 無論是產地或描述的特徵. 問題是, 同為正版的"秘魯"可樂蒂翠綠燈則很多時被判斷為一個不同的表現型甚至是亞種, 而這樣的概念只會被模糊不清地流傳, 所以筆者希望可以以這篇文章解釋一下我的見解.

Fig.2. 哥倫比亞線的個體, 近年稱為黃玉可樂蒂翠綠燈
Fig.3. 產地不明的可樂蒂翠線燈, 最有可能是亞馬遜上游, 這樣的個體通常產自秘魯

在近年, 一些玩家把以往稱呼的可樂蒂翠綠燈再冠上一個名號, 變了黃玉可樂蒂翠綠燈. 如果是別的燈魚, 我認為是無意義的, 例如斐洛塔燈變成金帶斐洛塔燈. 可是, 在可樂蒂這個情況中, 反而是一個有利分辨且不與魚類學產生矛盾的方法, 那麼甚麼秘魯可樂蒂, 蘇利南可樂蒂, 黃玉可樂蒂...隨便叫.

再簡單地介紹一下兩個不同流域的可樂蒂翠綠燈
1. 黃玉可樂蒂 - 主要是指巴西尼格羅或哥倫比亞奧利諾科的表現, 雖然兩種也有小許差異, 不過共通之處還是很多. 體色一致為黃綠或橘黃, 尾鰭及脂鰭橘紅色, 背鰭略紅. 體側有一條縱向亮綠色帶, 臀鰭基部的黑色線明顯, 腹部接近腹鰭的黑紋亦明顯(以特徵在科佩依翠綠燈是不明顯). 哥倫比亞產的體型比較修長一點.

2. 秘魯可樂蒂 - 其實亞馬遜上游產的可樂蒂都差不多, 體色就比黃玉差很多, 主要為灰綠, 或淺橘色. 脂鰭紅色, 尾鰭略微橘紅. 體色以外其他的特徵與黃玉相似.

可樂蒂翠綠燈的飼養問題應該是太難找而不是太難養, 為直線脂鯉屬的可樂蒂, 與同屬很多的種類都很容易長到很大, 在正常的環境下都可展至6-7cm. 體型雖大, 卻是一個溫馴的燈魚. 

水族流通名: 可樂蒂翠綠燈
學名: Moenkhausia collettii (Steindachner, 1882)
成魚體長: 5-7cm
產地: 亞馬遜河盆, 圭亞那沿海流域以及奧利諾科水系

Reference cited:
Eigenmann, C. H.. 1917. The American Characidae, Part II. Memoirs of the 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 43, 103-105.

留言